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綜合報道
分享

跨越高山 攜手向遠(大使隨筆·弘揚“上海精神”:上合組織在行動)

陳??鬆

2025年08月28日08:26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222

  2025年上海合作組織峰會將於8月31日至9月1日在天津市舉行。在“互信、互利、平等、協商、尊重多樣文明、謀求共同發展”的“上海精神”引領下,各方將以上合組織的穩定性和堅韌性應對國際環境的不確定難預料因素,為本地區各國人民創造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榮、開放包容、和諧友好的良好環境。今年是尼泊爾成為上合組織對話伙伴、加入“上合組織大家庭”的第十個年頭,尼泊爾總理奧利將應邀出席上合組織天津峰會。

  今年也是中尼建交70周年。8月1日,習近平主席同尼泊爾總統鮑德爾就中尼建交70周年互致賀電時指出,中尼建交70年來,無論國際和地區形勢如何變化,兩國始終相互尊重、平等相待、互利合作,樹立了不同社會制度和大小國家間友好相處的典范。

  中尼兩國山水相依,情誼綿長。自1955年建交以來,中尼關系歷久彌堅,在國際風雲變幻中始終穩健前行。2019年,習近平主席對尼泊爾進行歷史性國事訪問,兩國關系提升為面向發展與繁榮的世代友好的戰略合作伙伴關系。鮑德爾總統表示,中國是尼泊爾值得信任的鄰居和發展伙伴。

  中尼始終互利共贏、攜手前行。中國是尼泊爾最大外資來源國和第二大貿易伙伴,2024年中尼雙邊貿易額達21.9億美元,同比增長22.1%。中尼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穩步推進,邊境聯通、跨境電網、空中絲綢之路等取得積極進展。中國新能源汽車連續數年位居尼泊爾新能源車進口量第一,市場佔比超過70%,成為中尼經貿合作的新亮點。

  中尼始終守望相助、患難與共。無論是在應對2015年尼泊爾大地震的危急時刻,還是在抗擊新冠疫情的緊要關頭,兩國始終互幫互助、互施援手。今年7月,中尼吉隆口岸突發山洪泥石流災害,中方立即向尼泊爾提供緊急人道主義援助,尼方也盡全力營救和搜尋中方失蹤人員,展現出風雨同舟的兄弟情誼。

  當前,高質量發展的中國,正在以更加開放的姿態分享發展紅利﹔志在實現現代化的尼泊爾,正努力實現擺脫最不發達國家行列的願景。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中尼合作迎來前所未有的新機遇。

  互聯互通是發展之基。雙方將持續推進中尼口岸通關便利化和跨境公路暢通,織密空中航線,推動跨境電網建設,助力尼泊爾從“陸鎖國”邁向“陸聯國”,更好融入區域發展大格局。

  產業合作是共贏之道。雙方要加快推動中尼友誼工業園、中尼南方農業科技園建設,拓展產業技術、標准、人才等領域合作,積極探索中尼產業鏈供應鏈合作新模式,助力尼泊爾提升工農業現代化水平。

  民生工程是幸福之源。雙方將繼續用好“沐光產房”“活力鄉村”“閃亮未來”“甘露計劃”等一批“小而美”民生工程項目,從教育、醫療、衛生等民眾急難愁盼的領域著手,真正實現紓民困、暖民心,潤澤鄉土、惠及長遠。

  人文交流是互信之橋。今年是“尼泊爾旅游年”,中方將繼續辦好加德滿都中國春節系列慶祝活動、博克拉國際山地越野賽和中尼友誼龍舟賽、藍毗尼國際和平節“三地三品牌”等系列文化交流活動,以實際行動踐行全球文明倡議。

  可持續發展是未來之鑰。雙方將共同挖掘在新能源領域的技術、成本和體系優勢,加強產業轉移、本地化生產等合作,為尼泊爾培育新興產業和能源轉型升級提供強力引擎。

  喜馬拉雅山的雪水奔流不息,匯聚起中尼友誼與合作的不竭力量。在兩國元首的戰略指引下,中尼必將攜手開創互利共贏的新篇章,讓跨越山河的友誼在新時代煥發更加璀璨的光彩。

  (作者為中國駐尼泊爾大使)

  《 人民日報 》( 2025年08月28日 03 版)

(責編:王瀟瀟、彭靜)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分享到:
推薦閱讀